隨著分級診療的不斷推進,以及政策限制放開,獨立醫學的迎來發展機遇
醫學影像是臨床醫學中發展快的學科之一,它發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現一項新技術。顯著的特點是從病的形態學診斷發展到病的功能診斷,從大體形態診斷發展到分子水平診斷,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診斷,從診斷的臨床輔助科室發展到臨床治療的介入科室。以致在醫學影像學的基礎上形成了醫學影像診斷學、醫學影像和醫學影像技術學等亞學科。以下對醫療影像市場現狀分析。
目前醫療影像檢查的收入,份額在藥品收入占比之后。按照我國過去5年的醫療整體支出,到2020年,我國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達6000億至8000億左右。
20世紀60年代出現影像增強技術,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間的檢查徹底解放出來;20世紀70年代出現CT 成像技術,該設備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結束只能觀察人體的骨骼和骷髏的歷史,還能夠觀察人體的軟組織病變,解決了傳統X線難以解決的診斷難題,尤其是三維成像技術,為臨床病的診斷開辟廣闊的前景。
由于醫學影像設備的不斷發展,醫學影像技術的日新月異,醫學影像學的CT、MR、介入、 普放,超聲和核醫學等亞學科逐漸建立,醫學影像技術學科也逐漸形成,醫用DR逐漸發展。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X線的臨床應用,放射學的形成,醫學影像學的形成。
從近三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影像診斷設備占據大的市場份額,呈不斷上升趨勢;其次是各類耗材;骨科及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剩余的市場份額被牙科及其他類器械所占據。
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先于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
隨著分級診療的不斷推進,以及政策限制放開,獨立醫學的迎來發展機遇。
在資本市場上,第三方醫學影像市場持續火爆,南京利昂醫療等先后進場。
由于我國影像檢查服務主要針對醫學影像成像設備折舊收費,而診斷服務基本免費,因此影像成像設備的市場規模是大的,其市場擴容的關鍵在于新成像技術的推出。此外,遠程影像診斷平臺的興起與發展將促使影像診斷服務不再免費,形成新市場;區域信息化建設不斷推進將帶動未來五年影像信息化市場的增長;獨立市場從零起步,由于會從醫療機構分流,因此會對部分醫療機構業務產生沖擊,但同時也滿足更多需求,促整體醫學影像市場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