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有哪些改善?
醫療信息化發展到今天,醫用顯示器直接影響著醫師對病人病情的判斷,醫用顯示器在國內各醫院的使用也越來越多。本文就醫用顯示器的發展及現階段的新技術和質量控制綜述如下,供參考。

醫用顯示器作為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從CRT(陰極射線顯像管顯示器)發展到現在全數字LCD(液晶面板)顯示器。從參數指標上來看,醫用單色LCD顯示器的特點為亮度高,灰階層次顯示細膩,對比度較大,主要顯示靜態圖像。
- 灰階顯示能力的提高——孔徑調制技術 孔徑調制技術是新的液晶面板工藝技術,該技術改進了液晶分子亮度組合方式,從而增加更多的灰階顯示效果。圖1顯示了在電子顯微鏡下新老液晶面板技術液晶分子排列的不同表現,圖1b新技術下面板液晶分子成不規則尺寸排列,這樣可以有更多的組合比例從而可以表現更多的灰階亮度信息。
灰階的效果增強,使得醫師在使用顯示器時可以輕松看到更明顯的病理變化和圖片效果,亮度的均勻性有保證,可以使顯示器長時間準確顯示完美的圖像效果,并且可以延長顯示器準確顯示圖像的壽命,這些都是重要技術指標。 - 背光穩定技術的發展
作為直接由醫師通過觀察來診斷、核查的醫用顯示器,應具備高分辨率,以及高灰階顯示能力。其次,整屏均勻的亮度表現也是很關鍵的問題。LCD顯示器目前的發光技術是靠屏體內部的背光燈管發光后照射在液晶模組上顯示出圖像的,液晶模組上的液晶分子通過開和關的反應表現出不同的亮度,所有分子組合在一起就顯示出了整幅的圖像。如果背光燈照射出來后亮度分布不均勻,可能會產生中心亮,四周暗,或者上半部分亮,下半部分暗,這是肯定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