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使用內窺鏡攝像機更便捷?

目前,硬管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在實際應用中存有差異,硬管內窺鏡發展歷史相對較長,產品技術與醫療實踐為成熟,成像清晰,部分硬管內窺鏡帶有手術操作通道,可直接利用內窺鏡攝像機微創手術器械通過通道進行手術,簡化了手術過程,減輕了病人痛苦,某些硬管內窺鏡可通過高溫高壓消毒,具有滅菌時間短、滅菌等特點。

內窺鏡攝像機


內窺鏡攝像機產品基本覆蓋所有科室,是醫療機構主要使用的微創診療產品之一;纖維內窺鏡的大特點是鏡頭前端可被操控改變方向,減少了檢查盲區,但質地柔軟,不易固定,更適合通過人體自然腔道用作觀察和診斷,但不宜高溫高壓消毒;電子內窺鏡將CCD置于鏡頭端部,像素增加,比纖維內鏡有更佳的分辨率,由于發展時間短,種類相對較少,不宜高溫高壓消毒。


除內窺鏡和微創手術器械外,內窺鏡微創醫療器械還包括攝像機、監視器、冷光源等配套設備。冷光源將體外光源紅外過濾后導入體內為診斷和手術提供照明,使醫生能夠在近于自然光下觀察。此外,冷光源工作時發熱少,不會灼傷人體腔道粘膜。通過冷光源照明,內窺鏡觀察的視野更為清晰,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和微創的準確性。


內窺鏡攝像機的光學接口與內窺鏡相接,將光學圖像轉換成電信號,電信號經攝像電纜傳至信號轉換器,再經信號轉換器將電信號轉化為視頻信號并輸出到監視器,供醫生進行圖像觀察和手術操作。醫生可通過監視器屏幕獲得動態和靜態圖像,并對局部放大處理,方便術中診斷和討論,而患者也可以通過圖像了解病情,有利于醫患雙方溝通交流,并可記載診療信息,并可實現圖像采集與處理、診斷編輯、報告打印、病歷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