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攝像系統的優勢是什么?

隨著電子學和數字視頻技術的發展,與80年代出現了電子內窺鏡,這樣便不再以光纖傳像,而代之以光敏集成電路攝像系統,簡稱CCD。內窺鏡攝像系統中,微型圖像傳感器的CCD器件是電荷耦合器件,是在硅基片上制成的大規模面陣集成電路芯片,是一種全固態成像器件。

內窺鏡攝像系統

CCD芯片借助必要的光學系統(內窺鏡先端物鏡)和專用的外圍驅動與信號處理電路,可以將景物圖像通過CCD面陣進行逐點、逐行 、逐幀依次轉換 、存儲 、傳輸,在其輸出端產生一個景物圖像相關的時序視頻信號經電纜傳輸至外部電路轉換處理系統經取樣、A/D 轉換、數字信號處理、D/A轉換、電視信號編碼,在監視器上還原成可供觀察的景物圖像和相關文字信息。內窺鏡攝像系統主要所能顯示的不但影像質量好,光亮度強,而且圖像大,可以檢查出更細小的病變,而且電子內窺鏡的外徑更細,圖像更加清晰和直觀,操作方便。有些內窺鏡甚至還有微型集成電路傳感器,將所觀察到的信息反饋給計算機。它不但能獲得組織器官形態學的診斷信息,而且也能對組織器官各種生理機能進行測定。

內窺鏡攝像系統的優勢是圖像清晰,色澤逼真,分辨率高,電子內窺鏡圖像經過特殊處理,將圖像放大,對小病灶的觀察尤為適合。具有錄像、儲存功能,能將病變儲存起來,便于查看及連續對照觀察。快速照相,減少內鏡檢查時間。避免了光導纖維易于折斷、導光亮度易于衰減、圖像放大易于失真等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