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顯示器是否實時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校準
隨著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建設PACS系統,設立了數字化的軟閱片工作站,作為系統中數據流的終端,醫用診斷級液晶顯示器的性能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診斷的質量,而且診斷級顯示器在PACS成本中也占比較高比例,所以醫用顯示器的選用也備受關注,那么顯示器是否實時全自動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校準?一起來看看。

在醫學成像中,不論是在工作站的顯示器上,還是用膠片在燈箱上觀察,所有的數字圖像都要保持視覺一致性,這是非常關鍵詞的,如果缺乏一個標準對這些圖形學在不同設備上顯示進行規范的話,在另一種設備上的顯示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并且診斷價值大大降低
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標準中的第十四章是灰階標準顯示函數,這個函數規定了如何把像素值和被顯示的亮度值關聯起來。要求每一個影像載體:顯示器、膠片、照片都符合這個標準,才能使醫生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載體上都看到完全一致的影像。
對于醫用顯示器來說,就需要使用亮度計和軟件來對亮度測量并進行校準,以使其符合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的要求。
顯示器的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校準方式,常見的有外置亮度計手動校準,和內置亮度計自動校準。手動校準需要用戶手動操作,逐一測量顯示器的數個或全部256個灰階點,需要專職人員耗費較多時間并且校準結果并不十分準確。而自動校準就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顯示器在工廠內已精確測量每一級灰階,內置的亮度計隨時監測當前亮度并實時顯示,安裝后即可完全后臺運行,無需人工干預。提高了準確度并且免除了測試維護等繁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