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醫用內窺鏡故障檢修
內窺鏡,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由可彎曲部分、光源及一組鏡頭組成。使用時將內窺鏡導入預檢查的器官,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圖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內窺鏡的使用效果,也標志著內窺鏡技術的發展水平。那么如何進行醫用內窺鏡故障檢修?

在組織管理方面:如劃分組,一專多能;計算儀器復雜系數,合理分擔;分科室或儀器到人,包干負責;組織故障會診;總工程師負責制等。
在人才培養方面:如引進和培養相結合,逐步形成人才梯隊,在職提高和外送培訓相結合,基礎理論深入和技術提高相結合等。
在維修程序方面:先了解儀器故障起因,熟悉儀器的工作原理,然后運用自己掌握的基礎理論知識針對儀器的電路圖分析故障產生的可能部位,逐步檢測排查,從中找出故障的真正部位,修復或更換故障部件,并完成局部或整機調試。
維修方法:應遵循先詢問,后診斷;先直觀,后測查;先全面,后局部:先傳動,后電路;先獨立,后整機;先外圍,后芯片;先控制,后數據;先定性,后定量等辯證關系的原則。
故障部位一般機械部分比電路部分多;強電部位比弱電部位多;高溫部分比低溫部分多;電源部分比主體部分多,傳動部位比靜止部位多,按插部位比固定部仿多,阻容器件比半導體器件多,模擬電路比數字電路多等客觀規律,檢測方法有敲擊法、直觀法、測量法、比較法,替換法、變溫法,信號追蹤法、信號輸入法、前后合追法、負載分離法等實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