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攝像機的使用廣泛嗎?
醫療內窺鏡攝像機是目前為止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為方便、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廣泛應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腸外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經外科、婦科等領域,按其成像構造和特性主要可分為硬管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

硬管內窺鏡攝像機外鏡體通常為金屬質地,利用透鏡、棱鏡構成光學系統,實現圖像傳輸,既可以通過目鏡直接觀察,也可經光學接口與微型圖像傳感(CCD)攝像機相連,將圖像傳輸到監視器屏幕上以供觀察和診斷;與硬管內窺鏡利用光學鏡片傳輸圖像不同,纖維內窺鏡主要利用玻璃纖維光束作為導光傳像的元件,鏡頭柔軟可彎;與硬管內窺鏡中的光學接口與CCD連接不同,電子內窺鏡通過將CCD裝入內窺鏡頂部替代內鏡頭端部,用電纜替代玻璃纖維傳導圖像,直接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經過視頻處理將圖像顯示在監視器屏幕上。
目前,硬管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在實際應用中存有一定差異,硬管內窺鏡發展歷史相對較長,產品技術與醫療實踐成熟,成像清晰,部分硬管內窺鏡帶有手術操作通道,可直接利用微創手術器械通過通道進行手術治療,簡化了手術過程,減輕了病人痛苦,某些硬管內窺鏡可通過高溫高壓消毒,具有滅菌時間短等特點,產品基本覆蓋所有科室,是醫療機構主要使用的微創診療產品之一。
纖維內窺鏡攝像機的特點是鏡頭前端可被操控改變方向,減少了檢查盲區,但質地柔軟,不易固定,更適合通過人體自然腔道用作觀察和診斷,但不宜高溫高壓消毒;電子內窺鏡將CCD置于鏡頭端部,像素增加,比纖維內鏡有更佳的分辨率,由于發展時間短,種類相對較少,不宜高溫高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