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須發展高創新、高科技,像是內窺鏡攝像機之類
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藥械產品注冊內容發生實質性變化,國家收費政策有所調整,需要對藥械產品注冊收費政策進行適當完善。中國農工民主黨關于完善藥品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收費政策的提案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完善相關政策:
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強制類收費既包括源自市場交易的收入(如藥械產品注冊費)也包括行使政治權力取得的收入(如大多數稅收附加費)現狀,分類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同時,按照國際通行做法對源自市場交易的收費項目予以保留,避免有限公共資源被濫用,導致過度擁擠,間接提高企業隱性成本。
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根據成本補償原則,按照科學測算方法,結合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進展,重新測算藥械產品注冊收費標準。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等有關部門在取消藥品再注冊費(醫療器械產品延續注冊費)基礎上設置藥械產品注冊年費。
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建立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每5年藥械產品注冊費標準根據成本重新測算,5年期間每年收費標準與通貨膨脹率自動掛鉤。
對于未來醫療器械的發展方向,醫療器械須發展高創新、高科技,像是內窺鏡攝像機之類。醫療器械是高科技行業,醫療器械也是特殊商品,在貿易領域要加大行業集中度,發展醫用冷光源等設備,一方面注重器械質量的監管,也建議政府在監管方面下工夫。
隨著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產品種類不斷增多,帶來了新的生產形式。比如目前進口醫療器械在國內分包裝的情況客觀存在,而國內一直沒有出臺對醫療器械分包裝的相關規定,導致相關企業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
分級診療就要分級定價、分級收費;今年準備建設100個城市的醫聯體,500個縣的縣域醫療共同體。
分級診療的本質很簡單,即合理布局醫療資源,合理分流病人,將基層診療水平“提上去”,基層醫療市場將被逐步釋放,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也將呈多元化趨勢發展,此時,與基層醫務人員同時缺少的,就是基層醫療機構能負擔得起、性價比高、適應性廣的基礎診療設備和藥械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