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特點
我國手術器械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掌握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聯合醫療機構,實現產業化,提升競爭能力
當部分管理者對醫學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臨床科室對新技術的自主選擇上時,一些更具遠見者早已把目光投向未來變革之路:將醫學打造成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從臨床診療、科研和人才培養等多個層面搶占學科制高點。
作為一門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新醫學,為發展提供了差異化的戰略選擇。帶來的改變并不局限于學科戰略層面,在良性互動上,不僅呈現的是理念與技術的應用。
在醫改方向從規?;D向精細化的進程中,管理者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把控體現于對新興技術的接受程度。
南京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評價:這樣的手術在學科發展、技術含量、服務理念、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起著作用,能提高整體管理水平。
管理者的認識已經從一項新技術上升到學科診療理念的層面。
長久以來,外科醫生借助手術刀不斷地為病患診治,經過傳統手術的創傷之后,患者雖然可以暫時生存,但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會危及生命,這也成為限制重大外科手術實施的“瓶頸”。
事實上,初衷在于,盡管開展該項技術需要增加醫用內窺鏡攝像機、高清顯示器等配套的儀器和設備,費用將略微高于傳統手術設備投入,但因比傳統的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回歸工作崗位時間縮短,彌補了整體費用和傳統的差距,尤其是使患者提高了生命健康品質。
國內企業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特點,一方面加大與大學、科研院所聯合,突破技術難點,掌握關鍵技術;另一方面要聯合機構,通過其臨床資源對技術不斷進行改進和實踐,實現產業化,提升競爭能力。
外科醫生是源于以病患為本的原則,減少患者體表和體內組織的創傷,減少對身體的損傷,這應該是每個外科醫生的信念和行動。能夠更大程度惠及病患,才是微創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