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買內窺鏡監視器需要看哪些方面?

對于內窺鏡監視器屏幕尺寸的要求,選擇的原則一般情況是:只用于監視一個畫而(包括一個個畫面的輪流切換顯示)的監視器.其屏幕尺寸可以小些(例如14”監視器);而用于同時顯示多個畫面〔如16個畫面)的監視器,其屏幕尺寸則應大一些。監視器的屏幕尺寸,應根據監視者與監視器屏幕之問的距離為屏幕對角線的4-6倍的關系來選定。

內窺鏡監視器

用于顯示黑白監控攝像頭圖像的內窺鏡監視器,一般應選用黑白監視器;用于彩色監控攝像頭的監視器,應選用彩色監視器,使監控攝像頭與監視器相對應。

選用金屬外殼的監視器,這樣的監視器具有較好的屏蔽性能(特別是在其外殼接地之后),不易遭受空問電磁場的干擾。

所選內窺鏡監視器的技術指標,通常應高于整個系統的技術指標。監視器的配置數量,由監控攝像頭配置的數量決定,一般采用4,1方式(若有16個攝像點,則應選配4臺監視器),錄像專用監視器可另行設置。應根據所用監控攝像頭的分辨率指標,選用高一檔清晰度的監視器,一般應高出100電視線。滿足系統指標要求。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務體系。

內窺鏡監視器應該如何做好清潔?

標準內窺鏡監視器清洗首先包括床頭清洗,通過各種通道或端口的清潔劑抽吸,去除可見的贓物和血液。隨后,通過額外的擦洗和沖洗通道以手工清洗鏡子。然后,應用消毒(HLD),通常使用自動洗衣機清洗,并在垂直位置晾干以避免液體淤積。手工清洗是必要的,因為生物膜和碎片會妨礙消毒(HLD)正常工作。

內窺鏡監視器

手工清洗內窺鏡監視器之后,所有可見臟物被清洗,但根據至少一個快速指標來看,82%的內窺鏡仍然是陽性的。在200個相對光單位閾值之上的ATP升高通常出現在活組織檢查端口(64%)和在抽吸通道(41%)。蛋白質和血液指標的功效似乎微乎其微,因為低ATP水平的內窺鏡中,只有2個蛋白質指標陽性,0個血液指標陽性,所以這可能表明:僅僅ATP可能就足以評估清洗的有效性。

充足的內窺鏡監視器清洗是必要的,并且目前推薦的評估方法是目視檢查。雖然目視檢查能夠識別可能較高ATP水平的內窺鏡,但是這項研究表明:盡管在手工清洗去掉所有的可見臟物之后,顯著的生物負載仍然存在,特別是那些難以視覺發現和清洗的地方,例如:活組織檢查端口和通道。

日常使用內窺鏡監視器有什么保養技巧?

使用內窺鏡監視器保養技巧:要注意不要將監視器放置在靠近熱源或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加速監視器和內部元件的老化。監視器特別容易吸附灰塵,因此,應放置在干凈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不要把監視器放置在密封的柜子里,監視時要注意散熱。使用時應將防尖罩或遮擋布全部打開,以利散熱。每月定期維護能夠確保視頻監視器的正常運行,根據監控系統各部分設備的使用說明,檢測各項技術參數,排除故障隱患。特別是在春、夏季,每周開幾次,以避免因受潮而降低電子元件的絕緣性能。

內窺鏡監視器

內窺鏡監視器忌帶病工作。如果發現監視器圖像閃爍,亮度變亮并出現白色回掃橫線,機內產生臭氧味或內部打火、有異常聲音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檢修。
監視器易受磁場干擾,不能把監視器與其他電器放在一起使用。不要讓監視器長時間處在待機狀態下工作,應關掉電源。

在使用監視器時,要注意遠離堅硬的物品,避免碰撞,而且在清理屏幕時要用軟布輕輕擦拭,這是因為液晶監視器的抗擊能力很小,許多晶體和靈敏的電器元件在遭受撞擊時會被損壞。在使用監視器時,避免長時間運轉,忌頻繁地開機與關機。因為這樣會使液晶燈管受損,縮短監視器使用壽命。

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私自拆卸。內窺鏡監視器內部有強大的壓強,私自打開不僅會使里面的零部件容易受到破壞,而且,對自己的生命可能造成威害,遇到問題,應該咨詢后再處理。

什么樣的內窺鏡監視器使用效果好?

醫療內窺鏡監視器的尺寸與分辨率有連帶關系。分辨率愈高, 尺寸愈大, 但并不成正比關系。CRT顯示器尺寸分布在17英寸到21英寸。液晶(LCD)顯示器尺寸在18英寸到32英寸之間。關于顯示器是選擇橫屏或豎屏的問題, 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現在的醫療液晶顯示器廠家已考慮到醫生閱片的習慣和要求,設計了橫豎可以轉換的功能,大大方便了臨床的使用。

內窺鏡監視器

分辨率是指單位面積顯示像素的數量,同時顯示器的成本與分辨率也成成正比。選擇普通顯示器分辨率為1024×768。監視器的分辨率與圖像本身的分辨率有很密切的關系。適當的選擇內窺鏡監視器的分辨率能有效的減低顯示器的購置成本。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

亮度愈高,人眼能分辨的灰階就愈多。為了提高灰階的分辨力,顯示器的亮度要高。亮度越高,人眼能分辯的灰階也越多。

人眼對灰階的反應并不是線性的關系。我們眼睛對黑暗部分的反應不如明亮部分靈敏。要達到再現灰階連續的黑白影像,就應選配內窺鏡監視器的輸出灰階在10bit以上顯卡。

介紹內窺鏡監視器的操作提示

內窺鏡監視器的操作提示:當圖像太亮或太暗時,如果 75 歐姆端接被禁用,監視器上的圖像會太亮并丟失圖像細節。確定已使用端接。根據設備的不同一共有三種端接方法。1.75 歐姆端接接口:BVM 系列監視器,測量儀器;2.設備帶端接開關:VTR 等;3.自動端接:PVM 系列監視器,LMD 系列監視器。

內窺鏡監視器

對于方法 1,連接端接接口到設備的視頻輸出接口。對于方法 2,將端接開關設定到 ON。對于方法 3,檢查 BNC 接口是否連接到視頻輸出接口,電纜的另一端空閑 (情形 A),或者 BNC-RCA 插頭轉接器是否連接到視頻輸出接口并且沒有電纜連接到此轉接器 (情形B)。對于情形 A,斷開視頻輸出接口的連接,或者連接電纜到其它設備。對于情形 B,斷開內窺鏡監視器插頭轉接器,或者連接電纜到插頭轉接器和其它設備。如果沒有出現情形 A 或 B,并且沒有東西連接到視頻輸出接口,則端接區可能被損壞。請聯系維修監視器,或者連接一個端接接口。

如果圖像太暗,則可能是當電纜插入視頻輸出接口時也未停用自動端接。當電纜上的針腳損壞時會出現這種現象。使用一條新電纜進行連接。

內窺鏡監視器標志器發光時,如果設置了高位標志級別,并且標志器亮度太高,則標志器會發光。使用調節菜單如 “用戶配置”菜單的 “標志級別”菜單等來降低標志器的亮度。(有些監視器型號不提供標志級別菜單。)

選用內窺鏡監視器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內窺鏡監視器使用的建議:保證供電穩定,以免電流或電壓過大損壞元器件;注意工作環境的溫度不能太高,防止氧化和老化;勿放在潮濕、灰塵多的環境下工作;防止靜電、磁場干擾。監視器的實際技術指標應與其產品說明書給出的相一致。說明書上給出的技術指標應較為詳細和具體。

內窺鏡監視器

對于內窺鏡監視器屏幕尺寸的要求,選擇的原則一般情況是:只用于監視一個畫而(包括一個個畫面的輪流切換顯示)的監視器.其屏幕尺寸可以小些(例如14”監視器);而用于同時顯示多個畫面〔如16個畫面)的監視器,其屏幕尺寸則應大一些。監視器的屏幕尺寸,應根據監視者與監視器屏幕之問的距離為屏幕對角線的4-6倍的關系來選定。

用于顯示黑白監控攝像頭圖像的監視器,一般應選用黑白監視器;用于彩色監控攝像頭的監視器,應選用彩色監視器,使監控攝像頭與監視器相對應。

建議選用金屬外殼的監視器,這樣的監視器具有較好的屏蔽性能(特別是在其外殼接地之后),不易遭受空問電磁場的干擾。所選監視器的技術指標,通常應高于整個系統的技術指標。

內窺鏡監視器的配置數量,由監控攝像頭配置的數量決定,一般采用4,1方式(若有16個攝像點,則應選配4臺監視器),錄像專用監視器可另行設置。應根據所用監控攝像頭的分辨率指標,選用高一檔清晰度的監視器,一般應高出100電視線。滿足系統指標要求。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務體系。一定要選用已通過法定的質量監督檢臉部門及有關管理部門認證并允許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其產品質量與技術指標應符合有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

醫用顯示器如何保證顯示質量?

由于醫用顯示器在數字系統中,是醫學影像的呈現者,它承載著替代膠片、保證影像質量、實現醫生“軟讀片”對患者的觀察與診斷。在PSCS系統中,要求所有的醫用顯示器要求具有一致性和整體性。一個醫用顯示器支持DICOM PART14的標準,也就是說具備調整DICOM標準曲線的能力,使其和DICOM標準相吻合,從而保證影像的顯示質量。

醫用顯示器

常規尺寸:顯示器尺寸是以對角線長度來表達,一般以英寸為單位普通顯示器主流尺寸為15”、17”、19”;醫用顯示器常見尺寸為18”、20”、21”,尺寸基本與X膠片相仿。

支持灰階顯示:灰階度是黑白醫用影像重要的特性,它反映了黑白圖像之間的層次灰階顯示要求顯卡支持,醫療專用顯示器應當配有專用顯卡;普通顯示器有:8bit- 256灰階,用于顯示彩色圖象,無灰階要求,使用普通顯卡;醫用顯示器有:10 bit-1024灰階,用于顯示X光灰階圖象,與診斷相關,要求:10bit11bit(1024*2048灰階)。支持BBS功能(穩定的亮度控制)。

顯示器的亮度是會隨著時間而衰減的,普通顯示器由于沒有穩定的亮度控制和校準,不但衰減較快,平時使用時,也由于受環境的影響,其亮度不能長時間的維持在一個對人體肉眼合適的水平上,而灰階醫用顯示器考慮到這一個問題,采取了穩定的亮度控制技術,對顯示亮度所反饋的信息隨時進行校準,使其始終保持在標準亮度之上,符合臨床的閱片標準。

選購醫用顯示器需要符合哪些標準?

現在世界的人口呈現著老化現象,所以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需求持續穩定增加。而提供好的醫療服務現在已經不是取決于一個醫生的服務質量了,更加重要的就是要依賴醫療過程之中所使用的醫用顯示器來協助醫護人員進行一個診斷行為。從醫院的一些設備上,患者可以在醫療的過程之中取得信心,有利于治療。

醫用顯示器

這幾年來,許多的國家醫院都開始建構PACS系統了,并且使用數字化影像系統替代了傳統的X光片,使得醫生和患者都不需要在浪費時間來等候膠片了,而醫院也不需要再擔心如何管理膠片等等一些問題了。而選購醫用顯示器需要符合哪些標準?

醫院針對于圖像的處理進行了一個自動化的整合管理,涵蓋了超聲、病理、核醫學、臨床、放射、內視鏡、 心血管等等科室,對各類別的醫療影像進行傳輸、顯示、采集、存盤、管理,然后生成診斷報告以及電子病歷,從而達到全院的信息應用與共享。

現在醫院的醫生使用高分辨率的醫療顯示屏的情況漸漸變多。因為醫院是屬于特殊行業,所以對于安全以及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選擇好的醫療顯示屏來輔助醫療的診斷便非常重要。如果醫院的設備符合60601-1第三版認證要求的醫院顯示屏,這是保證安全的一個關鍵環節。醫生和醫院就不用再擔心由于醫用顯示器質量不好而造成的一些醫療誤診以及疏忽的情況,能夠充分的提升醫療的服務質量。

內窺鏡監視器有哪些實用特性?

相對于普通顯示器,內窺鏡監視器的價格較為昂貴。我們希望使用壽命能在5年以上。不論是CRT顯示器或LCD顯示器,亮度都會隨著時間而衰減。一般顯示器壽命的定義是當亮度衰減到至大亮度的50%的時間。以液晶顯示器而言, 此時間大約是30,000小時到50,000小時即使在使用壽命時間內, 亮度并不是每天都相同的。所以隔一段時間 (大約三個月到六個月), 顯示器要做亮度及灰階的校正, 以保證顯示器的一致性。

內窺鏡監視器

如果隔了一段時間,同一圖像其顯示質量還是一樣,猶如看同一張膠片一樣。整體性是指在醫院內不同地點的工作站上顯示的同一圖像其亮度、灰度、對比度等是一樣的,這樣不同地點醫生看到的是同樣的圖像;當打印出來的圖像與顯示在內窺鏡監視器上的圖像也是一樣的。

這樣不管何種媒質上的圖像也均是一樣的。原來醫院在使用膠片診斷時,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 是放在洗片機上。放射科每天都要檢查洗片機的洗片速度,藥水濃度及溫度。確保每張膠片洗出來的質量是一樣的。
所以在選擇顯示器時, 除了以上所述的幾點外, 內窺鏡監視器廠家能否提供顯示器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和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 planned maintenance預防性的維護)的工具及顯示器是否有QA的功能, 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如何對內窺鏡監視器進行校準?

醫療內窺鏡監視器是非常精細的,定期的性能檢驗是非常必要的,這個性能檢驗稱之為校準。醫療顯示器相對于普通顯示器昂貴的價格,也因為其校準上的高要求。醫療顯示器的校準方式主要有兩種:外置式和內置式,內置式又分前置式和后置式。

內窺鏡監視器

內窺鏡監視器校準,嚴格講應該是通過“顯示鏈路”對顯示器的“顯示效果”進行校準。其目的,是保持數字影像顯示的標準性和一致性。校準的對象,主要是顯示器上各個像素的亮度值(一般用ftL即英尺流明數),其次是空間畸變(如畫一直線結果顯示成一曲線、畫一正方形結果顯示一長方形或梯形)。醫療顯示器區別于普通顯示器是亮度值的校準。

內窺鏡監視器亮度值主要校準三個值:至大亮度值、至小亮度值、線性度。參數性能上要滿足上面這些要求,生產量大概不到普通顯示器的百萬分之一,醫療顯示器的價格能不昂貴嗎?醫療顯示器還有一些不同與普通顯示器的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