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顯示器的主要參數是什么?

目前醫療影像設備的顯示器所用的顯示屏尺寸主要為19-33英寸,主流產品分辨率還是2MP、3MP,分辨率較低,而隨著對更高分辨率、更高質量醫療診斷圖像需求的增加,醫院對5MP、6MP診斷內窺鏡顯示器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由于醫用顯示器和普通顯示器的應用領域不同,技術要求的參數要求也不同,下面根據主要參數進行比較說明。

內窺鏡顯示器

內窺鏡顯示器尺寸是以對角線長度來表達。普通顯示器主流尺寸為15”、17”,而且尺寸基本與價格相關成正比,尺寸越大價格越高;醫用顯示器常用尺寸為18”、20”、21”尺寸基本與X膠片相仿,但是不和價格相關。

分辨率:單位面積內實際顯示像素的數量,如800600、12001600等。醫用顯示器的分辨率與價格成正比,與放射設備的分辨率正相關,相應的設備應當配套相應分辨率的顯示器。

亮度:普通顯示器有:200-300cd/m2無亮度恒定的要求;醫用顯示器有:600-700cd/m2經過校正設定的亮度在400-500cd/m2之間;要求3萬小時甚至10萬小時亮度值保持不變。

內窺鏡顯示器對比度:表達顯示器至亮值和至暗值之比,彩顯不過多要求,醫用顯示器要求來表達灰階影像的黑白之間的程度。普通顯示器有:300:1~400:1;醫用顯示器有:600:1~1000:1。灰階:灰階顯示要求顯卡支持,醫療專用顯示器應當配有專用顯卡。普通顯示器有:8bit-256灰階,用于顯示彩色圖像,無灰階要求,使用普通顯卡;醫用顯示器有:10bit-1024灰階,用于顯示X光灰階圖像,于診斷相關,要求≥10bit~12bit(1024~4096灰階)。

使用內窺鏡顯示器有什么樣的優點?

內窺鏡顯示器是顯示領域中高清晰、高亮度的顯示設備。PACS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種數字影像設備飛速發展,醫用顯示器,是醫生實現“軟讀片”對患者的觀察與診斷的終端影像呈現者,與用來顯示黑白、彩色圖像或文字的普通顯示設備有著什么差異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內窺鏡顯示器


灰階:反映了黑白圖像之間的層次,是黑白醫用影像非常重要的特性。灰階顯示要求配有專用顯卡。醫用內窺鏡顯示器:10 bit–1024灰階,10bit或12bit(1024–2048灰階);普通:6bit-64 、 8bit- 256灰階。

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顯示圖像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通常都是以毫秒(ms)來計算。醫用:對于一些動態高清的影像,一般為幾毫秒左右,對于靜態的影像要求不高;普通:16–5ms左右。

SBC功能:恒定的亮度調節功能。內窺鏡顯示器亮度會隨著使用時間而衰減的,為了符合臨床的閱片標準、逐個圖像的穩定性、一致性和整體性(是指在醫院內不同地點的工作站上顯示的同一圖像其亮度、灰度、對比度等是一樣的,這樣不同地點醫生看到的是同樣的圖像;打印出來的圖像與顯示在監視器上的圖像也是一樣的),就需對亮度進行一個隨時進行監測校準調整控制,使其穩定在400~500 cd/m2 標準之間,且不低于3萬小時亮度值的保持。醫用:背面有光學傳感器接口,可以接入光學傳感器進行校正,保證系統顯示器的一致性和整體性。普通:無亮度監測控制動能,亮度衰減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