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內窺鏡監視器能提供哪些便捷之處?

由于電子技術的應用,在診斷和治療疾病時,操作者和助手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都能在內窺鏡監視器的直視下進行各種操作,使各方面的操作者都能配合默契。因此操作起來靈活、方便,易于掌握。由于內鏡鏡身的細徑化,在鏡身插入體腔時,使患者的不適感降到了至低程度。由于是在監視器屏幕上觀察圖像,可以供更多人員共同觀察學習,進行病例討論,同時,也為提高診斷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內窺鏡監視器

內窺鏡監視器由于CCD的應用,使像素數比纖維內鏡大大增加,圖像更加清晰逼真,且有放大功能。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它可以觀察到胃粘膜的微細結構,也就是說能觀察到胃粘膜的至小解剖單位—胃小區、胃小溝。故可以發現微小病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除此之外,由于電子內鏡的視野寬闊,內鏡前端的彎曲角度大,避免了盲區,避免漏診。

由于在內窺鏡監視器上觀察圖像,因此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參與觀察,這對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的檢查興趣和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另外,還可利用電視信息中心調整紅、藍、綠,調整不同顏色去觀察不同的組織結構,從而達到各種組織結構的至佳分辨能力。目前電子內鏡除了能觀察到胃粘膜的至小解剖單位(胃小區、胃小溝)外,還可以觀察到粘膜的腸上皮化生的絨毛狀改變、潰瘍周圍的再生上皮、新生血管、粘膜下血管等顯微鏡下組織結構。

內窺鏡監視器的應用范圍有哪些?

內窺鏡監視器廣泛應用于耳鼻喉科、腹部外科、泌尿外科、肛腸外科、骨外科、胸腔心血管外科、神經外科、婦科等領域,按其成像構造和特性主要可分為硬管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硬管內窺鏡外鏡體通常為金屬質地,利用透鏡、棱鏡構成光學系統,實現圖像傳輸,既可以通過目鏡直接觀察。

內窺鏡監視器

也可經光學接口與微型圖像傳感(CCD)攝像機相連,將圖像傳輸到內窺鏡監視器屏幕上以供觀察和診斷;與硬管內窺鏡利用光學鏡片傳輸圖像不同,纖維內窺鏡主要利用玻璃纖維光束作為導光傳像的元件,鏡頭柔軟可彎;與硬管內窺鏡中的光學接口與CCD連接不同,電子內窺鏡通過將CCD裝入內窺鏡頂部替代內鏡頭端部,用電纜替代玻璃纖維傳導圖像,直接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再經過視頻處理將圖像顯示在監視器屏幕上。

目前,硬管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在實際應用中存有一定差異,硬管內窺鏡發展歷史相對較長,產品技術與醫療實踐較為成熟,成像清晰,部分硬管內窺鏡帶有手術操作通道,可直接利用微創手術器械通過通道進行手術治療,簡化了手術過程,減輕了病人痛苦,某些硬管內窺鏡可通過高溫高壓消毒,具有滅菌時間短、滅菌等特點,內窺鏡監視器產品基本覆蓋所有科室,是醫療機構主要使用的微創診療產品之一;纖維內窺鏡的較大特點是鏡頭前端可被操控改變方向,減少了檢查盲區,但質地柔軟,不易固定,更適合通過人體自然腔道用作觀察和診斷,但不宜高溫高壓消毒;電子內窺鏡將CCD置于鏡頭端部,像素增加,比纖維內鏡有更佳的分辨率,由于發展時間短,種類相對較少,不宜高溫高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