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選擇內窺鏡監視器?

首先,配置一套影像診斷工作站(CR、DR、CT、MRI)或配置PACS、RIS系統醫用顯示器的選配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如何合理選擇內窺鏡監視器?一起來了解吧!

內窺鏡監視器

1、從功能上選
選配能進行DICOM校正的內窺鏡監視器,有專用校正軟件;顯示器背面有光學傳感器接口,可以接入光學傳感器進行校正,否則無法進行校正。選配有亮度恒定裝置的醫用顯示器,以保證顯示器的亮度不隨時間變化,它可以保證系統顯示器的一致性和整體性。由于教學的要求和醫生的習慣,國內外醫生都習慣用筆在膠片或顯示屏上指點示意,來表達對影像具體細節的觀點,液晶屏材料是易破損材料,為了適應醫用環境,顯示器廠家會負責任的在生產時安裝上液晶屏的保護板。 所以,選配醫用顯示器要有液晶屏的保護板。

2、 從參數上選
診斷工作站建議配置3MP、5MP顯示器,無乳腺機和平板DR的以選3MP為主。觀察、教學工作站建議配置2MP、1MP顯示器。選配醫用顯示器有配套的專用顯卡,有10bit輸出灰階的。

3、從認證方面選
選配有醫療認證: FDA510(k)、ISO13485認證的,安全認證: CE、UL、CCC認證的才算的上內窺鏡監視器。CCC認證是中國強制安全認證, 如果只有CCC認證是不應當用于醫療領域的。


平時如何維護內窺鏡監視器?

當我們使用內窺鏡監視器的時候,不正確的使用和保養會縮短監視器的使用壽命,降低使用功效。在監視器還沒有出現問題之前,我們應該怎樣保養,以延長監視器的壽命呢?

內窺鏡監視器

在使用內窺鏡監視器時,要注意遠離堅硬的物品,避免碰撞,而且在清理屏幕時要用軟布輕輕擦拭,這是因為液晶監視器的抗擊能力很小,許多晶體和靈敏的電器元件在遭受撞擊時會被損壞。

在使用監視器時,避免長時間運轉,忌頻繁地開機與關機。因為這樣會使液晶燈管受損,縮短監視器使用壽命。要注意經常除塵,掃凈顯示設備表面的灰塵。定期清掃灰塵,校對監視器的顏色和亮度。要注意不要將監視器放置在靠近熱源或陽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加速監視器和內部元件的老化。監視器特別容易吸附灰塵,因此,應放置在干凈和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不要把監視器放置在密封的柜子里,監視時要注意散熱。使用時應將防尖罩或遮擋布全部打開,以利散熱。

每月定期維護能夠確保內窺鏡監視器的正常運行,根據監控系統各部分設備的使用說明,檢測各項技術參數,排除故障隱患。特別是在春、夏季,每周開幾次,以避免因受潮而降低電子元件的絕緣性能。監視器忌帶病工作。如果發現監視器圖像閃爍,亮度變亮并出現白色回掃橫線,機內產生臭氧味或內部打火、有異常聲音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檢修。


內窺鏡監視器該怎么選擇?

面對市場上紛繁復雜的監視器,我們在購買醫用監視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內窺鏡監視器該怎么選擇?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的因素可考慮。一起來看看吧。

內窺鏡監視器


1.亮度
內窺鏡監視器亮度愈高,人眼能分辨的灰階就愈多。為了提高灰階的分辨力,顯示器的亮度必需要高。亮度越高,人眼能分辯的灰階也越多。

2.灰階
人眼對灰階的反應并不是線性的關系。我們眼睛對黑暗部分的反應不如明亮部分靈敏。要達到再現灰階連續的黑白影像,就應選配輸出灰階在10bit以上顯卡。

3.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單位面積顯示像素的數量,同時顯示器的成本與分辨率也成成正比。選擇普通顯示器分辨率為1024×768。監視器的分辨率與圖像本身的分辨率有很密切的關系。適當的選擇監視器的分辨率能有效的減低顯示器的購置成本。

4.響應時間
響應時間指的是液晶顯示器對輸入信號的反應速度,也就是液晶由轉亮或由亮轉暗的反應時間。

5.監視器的尺寸
醫用監視器的尺寸與分辨率有連帶關系。分辨率愈高, 尺寸愈大, 但并不成正比關系。CRT顯示器尺寸分布在17英寸到21英寸。液晶(LCD)顯示器尺寸在18英寸到32英寸之間。 

6.橫屏及豎屏
關于內窺鏡監視器是選擇橫屏或豎屏的問題, 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現在的醫用液晶顯示器廠家已考慮到醫生閱片的習慣和要求,設計了橫豎可以轉換的功能,大大方便了臨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