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攝像系統的作用是什么?

內窺鏡攝像系統(POR),主要適用于特殊環境下的內窺鏡手術的攝像.采用德國高品質CCD及新驅動芯片;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和白平衡功能令圖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真實;無線視頻傳輸功能,使您享受方便。

內窺鏡攝像系統

內窺鏡是一種常用的醫療器械.由可彎曲部分、光源及一組鏡頭組成。經人體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經手術做的小切口進入人體內。內窺鏡攝像系統使用時將內窺鏡導入預檢查的器官,可直接窺視有關部位的變化。圖像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內窺鏡的使用效果,也標志著內窺鏡技術的發展水平。

早期的內窺鏡被應用于直腸檢查。醫生在病人的肛門內插入一根硬管,借助于蠟燭的光亮,觀察直腸的病變。這種方法所能獲得的診斷資料有限,病人不但很痛苦,而且由于器械很硬,造成穿孔的危險很大。盡管有這些缺點,內窺鏡檢查一直在繼續應用與發展,并逐漸設計出很多不同用途與不同類型的內窺鏡攝像系統器械。

你知道內窺鏡攝像系統嗎?

內窺鏡攝像機微

電子內窺鏡攝像系統:內窺鏡主體、光學系統、光源、4個控制子系統和計算機圖像處理與顯示系統。內窺鏡主體指內窺鏡的鏡身部分,包括光學成像系統、面陣CCD、傳光束和調節機構。控制子系統包括CCD驅動電路及圖像采集電路(驅動CCD、控制圖像采集)、視頻驅動亮度控制系統(調節光源的發光亮度)、圖像畸變實時校正系統(用于實時在線校正內窺鏡光學系統的畸變)和圖像實時采集和顯示系統(控制圖像采集和顯示)。

內窺鏡攝像系統

電子內窺鏡攝像系統工作原理為: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傳光束(光纖),經內窺鏡主體,傳遞到人體內部,照亮人體內腔組織需要檢查部分,物鏡將待檢查部分成像在面陣CCD上,由CCD驅動電路控制CCD采集圖像,輸出標準視頻信號。調節機構用于調節內窺鏡前端的觀察角度,可上下調節、左右調節和旋轉調節。

視頻驅動亮度控制系統根據CCD輸出的視頻信號調節光源的亮度,確保輸出圖像上沒有白色高亮度區域。由于光學系統存在畸變,CCD輸出帶有畸變的視頻信號,圖像畸變實時校正系統對其進行校正,輸出校正的視頻信號。內窺鏡攝像系統圖像實時采集和顯示系統對校正視頻信號進行圖像采集、保存和處理,并進行病檔管理。

內窺鏡攝像系統有什么技術要求?

內窺鏡攝像系統工作條件如下。環境溫度:5℃~40℃;相對濕度:30%~85%(不冷凝);大氣壓力范圍:700~1060hPa;電源要求:100~240VAC±10%,?50~60Hz。

內窺鏡攝像系統

內窺鏡攝像系統應全視場清晰,視場邊緣無模糊現象。應有較好的黑白對比和色彩還原能力,紅、綠、藍顏色無明顯失真感覺。?CCD器件應居中,無明顯的眼見偏心。攝像系統的開關,調節器應操作靈活可靠,無接觸不良和誤動作。

攝像系統各部分的連接應可靠,電接插件無接觸不良、松動甚至脫落等現象。攝像頭與內窺鏡的連接,應操作方便,定位正確可靠,鎖緊后穩固。內窺鏡攝像系統外表面應平整、光潔,不得有腐蝕斑、污染、劃痕以及鋒棱、毛刺等缺陷。鏡頭調節:設備配備有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變焦鏡頭可通過旋轉鏡頭上的變焦環和聚焦環來分別調節焦距和焦點,定焦鏡頭可通過鏡頭上的聚焦環來調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