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顯示器的穩定性是什么意思?

相對于普通顯示器, 醫用灰階顯示器的價格較為昂貴,我們希望使用壽命能在5年以上,不論是CRT顯示器或LCD顯示器,亮度都會隨著時間而衰減。 一般顯示器壽命的定義是當亮度衰減到最大亮度的50%的時間,以液晶顯示器而言, 此時間大約是30,000小時到50,000小時即使在使用壽命時間內,亮度并不是每天都相同的。所以隔一段時間 (大約三個月到六個月), 顯示器必須要做亮度及灰階的校正, 以保證醫用顯示器的一致性。

醫用監視器

如果醫用顯示器數量很多,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較好的醫用顯示器內部有傳感器,能偵測顯示器的亮度變化而自動調整,使顯示器在使用壽命內能隨時保持亮度穩定。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并不是很穩定。它的亮度會隨溫度不同而改變。有些顯示器內部有傳感器,能偵測顯示器的亮度變化而自動調整,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

另外液晶顯示器在剛開機時, 亮度不會立刻達到設定的亮度,大約經過20 – 30 分鐘后才會達到設定的亮度. 在此亮度未達設定標致的時間內, 顯示器是不適合作診斷用。使用者常常因其他事務而停止使用顯示器,一段時間后,屏幕保護就開始啟動。醫用顯示器電源關閉,這對延長顯示器受命是有好處的,但當使用者再度開始使用顯示器時,顯示器又處于剛開機狀態,又須等待20–30分鐘溫機時機。如此一來, 使用上相當不方便。若關閉屏幕保護,又降低使用壽命,因此, 魚與熊掌,不可蒹得。 設計良好的顯示器,利用內置傳感器, 偵測開機時的亮度。若亮度未達標準,則提高電源電壓, 使顯示器在30秒內達到預設亮度。如此一來, 既不等待溫機時間, 又可在怠機時啟動屏幕保護, 延長顯示器壽命。

醫用顯示器的校準方式是什么?

醫用顯示器是極其精致的,定期的性能檢驗是非常必要的,這個性能檢驗稱之為校準。醫用顯示器相對于普通顯示器昂貴的價格,也因為其校準上的高要求。醫用顯示器的校準方式主要有兩種:外置式和內置式,內置式又分前置式和后置式。

醫用顯示器

顯示器校準,嚴格講應該是通過”顯示鏈路”對顯示器的”顯示效果”進行校準。其目的,是保持數字影像顯示的標準性和一致性。校準的對象,主要是顯示器上各個像素的亮度值(一般用ftL即英尺流明數),其次是空間畸變(如畫一直線結果顯示成一曲線、畫一正方形結果顯示一長方形或梯形)。醫用顯示器區別于普通顯示器的重點是亮度值的校準。亮度值主要校準三個值:大亮度值、小亮度值、線性度。

參數性能上要滿足上面這些要求,生產量大概不到普通顯示器的百萬分之一,醫用顯示器的價格能不昂貴嗎?醫用顯示器的選購配置成了醫院和PACS集成商關注的焦點,了解醫用顯示器與普通顯示器在技術性能和質量的差別,根據本單位的具體情況,搭配不同類型、不同檔次顯示器,在滿足影像質量前提下節約醫院資金,體現合理性與經濟性。醫用顯示器還有一些不同與普通顯示器的參數,這里不再贅述。

亮度恒定對醫用顯示器重不重要?

醫用顯示器及醫療行業所用的高清晰高亮度顯示器。由于醫用顯示器在數字系統中,是醫學影像的呈現者,它承載著替代膠片、保證影像質量、最終實現醫生”軟讀片”對患者的觀察與診斷。在PACS系統中,要求所有的醫用顯示器要求具有一致性和整穩定性。

醫用顯示器

亮度恒定對醫用顯示器而言很重要,保證顯示器亮度不隨時間變化。實驗研究證明,顯示器亮度與肉眼敏感度的關系,當亮度在500 cd/m2時,肉眼敏感度為700,當亮度在800 cd/m2時,肉眼敏感度為777(最大),理想亮度在400~500 cd/m2,所以選擇亮度≥700 cd/m2就可以了。所以在這點上,普通顯示器是不能比擬的,這也是醫用普通的區別所在。

在醫用顯示器的選配上,CR、DR靜態影像對響應時間無過高要求。但是在播放動態影像的系統配置時,如心血管機和數字胃腸機,就要首選響應時間在25ms以下的醫用顯示器。醫用顯示器不僅有環保、電磁學相關認證,更重要的是有醫療行業認證,才可以進入醫療領域,被法律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