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顯示器及醫療行業所用的高清晰高亮度顯示器。PACS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普及,以及各種數字影像設備如DR、CR、多排CT、3D圖像等飛速發展,醫用顯示器的選購配置成了醫院和PACS集成商關注的焦點,由于醫用顯示器在數字系統中,是醫學影像的呈現者,它承載著替代膠片、保證影像質量、實現醫生“軟讀片”對患者的觀察與診斷。 在PACS系統中,要求所有的醫用顯示器要求具有一致性和整體性。那么醫用顯示器有何特性?
醫用顯示器
一、穩定性
相對于普通顯示器, 醫用灰階顯示器的價格較為昂貴. 我們希望使用壽命能在5年以上. 不論是CRT顯示器或LCD顯示器, 亮度都會隨著時間而衰減. 一般顯示器壽命的定義是當亮度衰減到亮度的50%的時間. 以液晶顯示器而言, 此時間大約是30,000小時到50,000小時即使在使用壽命時間內, 亮度并不是每天都相同的. 所以隔一段時間 (大約三個月到六個月), 顯示器必須要做亮度及灰階的校正, 以保證顯示器的一致性. 如果顯示器數量很多, 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 較先進的顯示器內部有傳感器, 能偵測顯示器的亮度變化而自動調整.使顯示器在使用壽命內能隨時保持亮度穩定。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并不是很穩定. 它的亮度會隨溫度不同而改變.有些顯示器內部有傳感器, 能偵測顯示器的亮度變化而自動調整. 這樣就可以節省很多的人力。
另外液晶顯示器在剛開機時, 亮度不會立刻達到設定的亮度. 大約經過20 – 30 分鐘后才會達到設定的亮度. 在此亮度未達設定標致的時間內, 顯示器是不適合作診斷用。使用者常常因其他事務而停止使用顯示器, 一段時間后, 屏幕保護就開始啟動. 顯示器電源關閉. 這對延長顯示器受命是有好處的. 但當使用者再度開始使用顯示器時, 顯示器又處于剛開機狀態, 又須等待20 –30 分鐘溫機時機. 如此一來, 使用上相當不方便. 若關閉屏幕保護, 又降低使用壽命. 因此, 魚與熊掌, 不可蒹得. 設計良好的顯示器, 利用內置傳感器, 偵測開機時的亮度. 若亮度未達標準, 則提高電源電壓, 使顯示器在30秒內達到預設亮度. 如此一來, 既不等待溫機時間, 又可在怠機時啟動屏幕保護, 延長顯示器壽命。
二、一致性
如果隔了一段時間,同一圖像其顯示質量還是一樣,猶如看同一張膠片一樣。整體性是指在醫院內不同地點的工作站上顯示的同一圖像其亮度、灰度、對比度等是完全一樣的,這樣不同地點醫生看到的是同樣的圖像;當打印出來的圖像與顯示在監視器上的圖像也是一樣的。這樣不管何種媒質上的圖像也均是一樣的。原來醫院在使用膠片診斷時, 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 是放在洗片機上. 放射科每天都要檢查洗片機的洗片速度, 藥水濃度及溫度. 確保每張膠片洗出來的質量是一樣的. 醫院全院實施PACS系統后, 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 則是放在顯示器上. 顯示器的數量將不在少數. 如何在不同廠牌, 不同使用率, 不同時間購買的顯示器,要保證影像的整體性,維持在同一亮度, 同一顯示函數則成為一重要課題. 所以在選擇顯示器時, 除了以上所述的幾點外, 顯示器廠家能否提供顯示器QA(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和PM(preventive maintenance & planned maintenance預防性的維護)的工具及顯示器是否有QA的功能, 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