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勵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科技創新的同時,也會推動其走向世界

醫療器械是國民健康保障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內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之一。記者近期調研發現,不少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在品質和性能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要進入臨床應用環節,還面臨著一系列復雜的手續和流程,影響了“進口替代”效應的發揮。

國產醫療器械的快速進步引起了國外關注。中國是美國之外大的單一市場。

注冊審批提速 臨床應用遲緩。

研制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并拿到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批文。要進入臨床應用環節、造福國內患者,相關市場主體還有一段相當長的路要走。

臨床應用上不去,單個的成本無法攤薄,給企業后續的研發創新帶來很大挑戰。

在企業憂心產品推廣應用難的同時,醫生也在感慨沒有好的器械可供選擇。很多國產醫療器械產品,不但可以滿足臨床使用的要求,還提供了更多的型號選擇,但問題是遲遲進不了院。

中國制造的很多醫療器械性能都不錯,有的比國外還好,國外也在使用,南京利昂醫療就是很好的例子。

醫療器械從研發到投入臨床使用,以拿到食藥監的批文為界,可分為注冊前、注冊后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明顯提速。后一個階段在手續和流程上依然非常復雜,影響了創新產品的落地應用。

氣腹機為例,其進入臨床應用,要經歷醫保核準、各級招標、品種遴選等多個不確定性因素較高的環節,且這些流程都有窗口期,一旦錯過就要等待下一個窗口。如果幾個關鍵點沒踩準,創新產品有可能要等2年以上才能進入市場。

只有廣泛應用的醫療器械產品才是好產品。盡管很多區域提出鼓勵采購國產耗材,但落地實施,還有一系列關節需要打通。

作為一門涵蓋生命科學、機械、電子等多學科的高科技產業,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壯大對“健康中國”戰略有著重要意義。當前,醫療器械領域的新技術層出不窮,相應的創新成果落地,需要政策扮演“助產士”的角色。

可以借鑒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的經驗,開展國產醫療器械質量一致性評價,這在我國既是補課也是創新。如果國產醫療器械在臨床上實現與進口醫療器械的相互替代,既有利于降低醫藥費用總支出,也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的競爭力。

不少企業期待,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確保國產醫療器械能及時進入耗材清單,使國產器械可以和進口產品同臺競爭。國內高層次醫療器械市場,外資占據了百分之80以上的份額。很多國產醫療器械,并不是醫生和病人不想用,而是根本沒得選。相關部門應該大幅簡化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進入臨床應用的流程和手續,給醫生和病人更多的選擇權。

可以運用醫保控費和“耗占比”政策,引導醫生使用國產器械。國產醫療器械與進口產品相比,在性價比上有優勢。嚴格控制醫用耗材在醫療收入中的占比,對價廉質優的國產醫療器械來說,會提供重要機遇。這在鼓勵國產醫療器械企業科技創新的同時,也會推動其走向世界。

發展的路還非常漫長,需要每一個企業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醫療器械行業企業只有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研發穩定性高、耐用度高、臨床應用廣泛的產品來強化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化的競爭中加強市場對于國內醫療器械的信賴、認可和美譽。

誰能創新突破,誰將帶領市場。在基層醫療機構的操作技師嚴重缺乏、資金缺乏、臨床需求差異大等情況下,企業的研發面臨的不單是技術的挑戰,更是系統整合、系統創新的挑戰。在新醫改和城鎮化這些新的戰略背景下,下一個巨大的市場呈現在行業面前。

在醫療影像領域,南京利昂醫療永遠走在技術前沿。面對醫療設備市場被國外大企業占領的局面,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自主研發出懸吊DR。憑借精美的外觀造型、穩定的產品質量、低劑量的成像以及人性化的產品設計,聚焦行業目光,再一次證明了南京利昂在創新研發方面不斷進取的決心和雄心。

創新服務是國內企業本土化優勢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同國際醫療巨頭同臺競技的關鍵所在。短期來看,差異化優勢能夠適度強化企業競爭實力,但要提升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地位,發展的路還非常漫長,需要每一個企業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所有技術的迭代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手術器械更得心應手、視野更加清晰,才能更容易去完成手術,手術效果與術后康復才能更理想。我們的產品就需要根據這些需求不斷創新。

內窺鏡攝像機一開始就是為了兼顧減小創傷又能完成治療而誕生的,這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醫學專家的需求在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內窺鏡作為醫療工具,其實就是醫生的手和眼的延伸,醫生借助內窺鏡可以通過很小的創口進入體內,直達病灶部位。同時將病灶的影像通過光學放大,再經過數字化處理,呈現出大而清晰的影像。

比如,醫用內窺鏡目的就是避免體內組織因為受熱過度造成熱傷。所有技術的迭代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而技術上的進展則來源于需求上的提升。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常說產業技術的創新是醫學創新的載體,內窺鏡的發展就是很典型例子,手術要進步就離不開產品迭代,醫生的技術會通過使用產品能提高,醫生在使用的基礎上有新的想法,廠商就負責滿足需求。這種互動形成了行業和醫療的螺旋式發展,這是唇齒相依的關系。

國產醫療器械創業者可以厘清產業發展脈絡,聚焦創新能力

科技部將加速推進醫療器械的國產化、品牌化、國際化。明確要瞄準醫療器械科技發展,建設創新基地,建立產學研協同機制進行系統部署。可見,國產醫療器械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介紹,國家扶持的十大產業,其中在健康產業的分支醫療器械中,一共有6大類醫療器械將扶持。由此來看,在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醫療器械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領域,將支持。與會專家也表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已經進入到迅猛發展期。在政策支持、技術下,國產醫療器械進口替代將按下快捷鍵,性價比高的中國制造將對國際大品牌在全球范圍發起更強有力的挑戰。

優化科技創新資源配置,采取產學研結合、技術創新聯盟等形式,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則,選擇在人才、學科和資源等方面優勢單位,聚焦健康中國建設、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需求,建設和培育一批創新醫療器械創新平臺,是未來國產創新科技發力的關鍵,當前,國家不斷加大對醫療器械的政策支持,政策密集落地。

據了解,明確了創新能力在醫療器材發展中的重要性。要求優化科技創新布局、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基地、營造科研創新氛圍、落實創新醫療器械專項資金支持。像是南京利昂醫療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能、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國產醫療器械創業者可以厘清產業發展脈絡,聚焦創新能力,生產出如醫用冷光源氣腹機等富有自主創新的設備。不乏有政府在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國際化政策方面的高度重視,以及隨著科技不斷快速發展,醫療器械領域不斷創新過程中,一方面行業內存在大量簡單復制仿制侵權現象,另一方面又需要面臨全球范圍的競爭和紛爭。

無可否認,國產醫療器械企業要走向全球、走向發展道路,不僅要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更需要提高知識產權申報和保護工作水平,積極開展知識產權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