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是幾乎所有心血管的嚴重或終末段病

調查顯示,我國心衰患者預估超過千萬。其中70歲以上老人中,每10個人可能就有1人患有心衰。7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有一半以上伴有舒張性心力衰竭,其中尤以女性更為常見。但由于心衰知識普及率不高、民眾對其普遍缺乏基本認知,致使很多患者錯失了好的診療時機。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提醒,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病,一段時間內突然發現體力下降厲害,動一動就氣短心慌,甚至還出現腳部問題,這很可能提示出現心衰,務必盡早就醫排查。

心臟就像一個“水泵”,不停地將血液泵出并通過動脈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而心衰患者的心臟由于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彈性減退的“皮球”,輸出血量不能夠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就會出現心衰。

在心衰早期,有些患者往往會表現出氣短和體力差;而有的心衰患者有時睡到半夜,躺著就會覺得透不過氣、咳嗽,需要坐起來或者多加一個枕頭支撐身體到半坐立狀態,呼吸才順暢;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持續如腳和腳踝脹或體重增加,覺得連鞋都不合腳了,這也可能是由心衰引起的。

總的來說,氣虛乏力、躺臥呼吸困難是心衰常見的幾種癥狀,患者生活很受影響。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建議患者給予重視,及早排查是否與心衰有關。

如果心衰患者得不到及時幫助,心衰癥狀就會越來越重,而大部分都會給心臟帶來不可逆的損傷。患者應該重視早篩、早診、早治,并尋求幫助。通過醫用DR等設備的檢查可以幫助心衰診斷。一般來說,只要診治及時,大部分的早期慢性心衰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藥控制病情。患者越早接受,效果越好,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降低了負擔。

此外,心衰是一種進展性病,不予處理將會自然持續加重,幾乎沒有藥可阻斷其進展。目前正值冬天,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在寒暖交替或是流感高發時節,有心血管病的人群要加強預防。

心衰是幾乎所有心血管的嚴重或終末段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不好,都會導致心衰。冠心病、高血壓所致的心力衰竭所占比例達到了2/3以上。而發生過心梗的患者,其心衰風險更是大大提高。

也就是說,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和糖尿病是心衰的主要致病原因。如果患有這些慢病,基本就是心衰的高風險人群。冠心病或者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之前發生過心梗的患者,平時應該學會使用電子血壓計自行測量血壓和脈搏,做好記錄,定期做心電圖檢查,多注意心臟。有心肌病家族史人群平時就應該注意有沒有出現心衰的癥狀。如果心率突然快,排除發燒等因素,比如和平常相比,每分鐘快15~20次,那就須高度警惕了,不舒服要隨時就診。

在誘因防范方面,心衰高風險人群一定要警惕受涼、心律失常,情緒激動、精神緊張,乃至妊娠或分娩,輸液過多、過快和突然停藥等誘發心衰的因素,千萬不可以掉以輕心。

心血管患者同時應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盡量低鹽、避免過量喝水,同時要適度鍛煉。心衰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6分鐘快步走來監測和設計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一般來說,散步、快步走是比較適合心衰患者的鍛煉方式,強度過大的運動如各種球類是不適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平時也要嚴格控制血糖,多注意清淡飲食,控制體重,少吃多餐,因為飽餐也有可能引起心衰。

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還有醫療設備的顯著提升

醫療器械行業是高新技術產業中具潛力的行業之一,醫療器械設備前幾年的增速略慢于整個醫藥行業,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保健意識還有國產DR等設備的顯著提升,未來三年將加速。

醫療器械業績雖然表現不俗,但是利昂醫療表示國產醫療器械目前存在的問題有:

一是我國現行的醫療器械行業的標準、政策是在大量應用進口醫療器械的環境下產生的。

二是采購招標政策執行不嚴,在實際招標采購中,不少單位明文規定只采購進口產品。

三是許多醫療器械采購花費的是公共財政,一些根本不考慮性價比,只購買高的進口產品。進口產品回扣高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不少跨國公司還以出國考察、參加學術會議為院負責人免費旅游,以便于在采購價格上獲得利益,這也擠占了國產產品的市場空間。

企業需要以自身實際為導向進行績效考核體系的針對構建

醫療器械產業若想實現發展,須以產業以及企業實際為基礎進行管理模式的切實,在明確研發管理相應特征的基礎上,比如說內窺鏡攝像機這一個產品,從產品質量、流程管理、知識管理以及研發團隊等層面出發推進管理建設,依靠理想的研發管理模式來推進產業發展,確保醫療器械質量契合大眾需要,為推進社會穩定建設夯實基礎。

研發產品以其質量為基礎,而產品質量又以研發團隊為前提。利昂醫療根據自身經驗表示研發人員相較于其他業務而言極為特別,其除了具備綜合且深奧的知識外,還應不斷追求新技術。研發人員通常崇尚追求自主,管理者須確保團隊知識水平以及科學技術做,從而對其研發潛質加以調動。

企業需要以自身實際為導向進行績效考核體系的針對構建,確保科研人員相應工作熱情得以調動。若缺乏考核機制,研發人員可能存有得過且過心理,進而很難對其盡心盡力;其次,還應對團隊學習加以重視,依靠學習以及培訓來強化其生產效率。研發作為知識密集性質的工作,研發團隊只有憑借自身學習才可擴充知識儲備;三,還應以凝聚力為目標推進團隊建設,推動團隊體系向著信任以及和諧氛圍發展,從而構成凝聚力較強、運轉理想并且富含激情的研發團隊。

知識作為特殊形式的戰略資源需要研發管理加以重視,不管是顯性還是隱性知識均不同于傳統資源那樣容易管理。知識管理本質便是項目組織擁有或者是可以解除的知識資源,依靠知識的識別、獲取等作用來提升企業績效。對于顯性知識來說,其管理涵蓋了采集、過濾分析、組織編碼以及傳播共享等多層面內容,同時過濾分析以及組織編碼極為關鍵。企業須以信息資源以及技術為基礎推動知識向著編碼化以及標準化發展。而對于隱性知識來說,其管理則應確保此類知識共享,推動其向著顯性化發展,從而創造價值。

知識管理以價值創造為核心,先需要推動知識管理向著研發流程進行,從研發以及業務流程出發對知識管理加以分析,并對各流程節點對應的知識產出以及需要進行明確。其次,還應確保知識管理系統更富實效性。知識系統并非建立文檔庫那樣簡單,須對顯隱性以及動態性等知識進行管理。須確保知識管理和流程相結合,以企業實際為導向進行系統結構的針對構建,確保企業知識庫更為完整。還應以知識產權為對象做到嚴格管理,發展戰略應納入知識產權,從而為公司價值創造夯實基礎。企業還應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確保實施策略切實企業實際,不可僅局限在求大求全的層面上,并做到先易后難并且先顯后隱的知識管理。

醫療企業加速進入醫療設備市場

利昂醫療的《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總產值在世界醫療器械市場上的份額超過了百分之5,預計到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總產值將接近5000億元。國內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公司中,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的一共有35家,在港交所上市的有8家,共計43家。面對如此巨大的一個產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醫療器械、藥品和醫療服務并稱為醫療行業的三駕馬車。從國家政策推進程度看,目前醫療器械行業正迎來罕見的政策密集“推進期”。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進入發展期,但核心技術與服務依然是企業的發展痛點。

醫療器械市場前景廣闊,行業政策紅利不斷。

國家工信部公布的《關于印發制造業創新中心等5大工程實施指南的通知》中,高性能醫療器械為五大工程中的裝備創新工程中11個領域之一。更是說明了醫療設備國產化成為了政府的發力點。

國內醫療器械市場長期被外資壟斷的局面開始發生轉變。我國的醫學裝備產業已經步入黃金發展時代,行業發展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南京利昂醫療等企業加速進入醫療設備市場。預計到2020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規模吸引國內眾多企業紛紛布局醫療器械。

在相關利好政策下,國產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可期。行業未來在設備領域如國產DR等還要不斷尋求突破。核心技術以及售后服務依然是各醫療機構關注,同時也是國內企業需要克服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