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很好的把握國內外的交易市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就需規范和清晰化

醫療設備行業是技術高度密集、牽涉學科很廣的綜合性產業,技術門檻很高。

比如分子影像學設備PET,其技術就橫跨核物理學、軟件學、快電子學、機械學、醫學、藥學、分子生物學、分子影像學等諸多領域。

目前,國內高層次設備絕大多數被跨國公司所壟斷。

近幾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很快,未來幾年,中國醫療設備產業每年增長百分之20。其中在中低端醫療器械方面的增長率更達百分之30。盡管如此,我國醫療設備行業與國外技術差距仍然較大。

近年來,民族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較快,但由于起步晚,技術較為落后,企業小散亂,市場認可度仍然較低,還沒有形成標志性產品、核心競爭力、國際化品牌。

據統計,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市場支配力有限,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拳頭產品,比如利昂醫療的氣腹機產品。而有些廠家所生產的高層次醫療器械仍然以仿制、改進為主,質量水平與國際大企業的差距較大。

高層次醫療器械國產化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醫療器械整體競爭力,也關系到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相反,如果國內企業只滿足于中低端市場,路會越走越窄。

針對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存在的自主創新和科技水平不足、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問題,須大力發展國產高層次醫療器械產品,抓緊制定有針對性的產業規劃,加速產業優化升級。國內醫療器械品牌與世界醫療器械品牌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我國醫療器械品牌的差距還表現在產業規模上和思路觀念上。此外,我國行業中普遍存在的大面積仿制現象也引發了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的惡性拼殺,進一步造成了醫療器械業的發展緩慢。國內家用醫療器械企業中發明家辦企業的情況也比較突出,往往市場上產品很多,精品不多,而且這類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較慢,企業規模也較小、曇花一現的例子并不鮮見,。

市場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不透明上,它的種種市場行為是一種模糊概念。要想很好的把握國內外的交易市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就需規范和清晰化。在一種平等競爭下實現國民醫療的下一步發展。

醫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已進入政策相對成熟的機遇期

醫療器械是一個高科技集合體,機電、生物化學、材料、檢測、光學、放射物理等,其中任何一項應用到醫療上就都是醫療器械。

只有產學研醫充分結合才能使一個技術、手段成為產品。

除了核心技術和產品,市場前景、商業模式、成長空間和創始團隊,也都是決定技術成果能否成功轉化,并終實現產業化的重要因素。

好的項目應該是醫生能夠發揮領域作用,工程研發人員、市場推廣人員把握市場落地,直到形成產業化,這樣一個互補團隊結合才會有市場前景。

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了解到,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醫療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相繼出臺了多部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指導文件,有力地推動了全國范圍內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2017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隨著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醫療器械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進一步激發了產業創新,促使更多具有創新性的先進醫療器械及早投入使用,惠及百姓。

醫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已進入政策相對成熟的機遇期,國產醫療器械出口變多,尤其是利昂醫療在內窺鏡攝像機等方面頗有收獲,也要加速對接產業投資各方資源,促醫學和科技的結合、產學研的結合,推動創新成果的產業化發展。

針對中國基層醫療市場廣闊、基礎薄弱的現狀,技術推廣是市場開拓關鍵

中國醫療改革轟轟烈烈。中國農村基層由于醫療機構數量少,覆蓋面大,覆蓋人口多,而基礎非常薄弱,因此是政策落實的核心。僅就醫療設備而言,面向農村基層的中低端醫療設備的投入無疑將獲得突破性增長。對于醫療器械供應商來講,中國農村基層具有無限的拓展空間。

然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利昂醫療為行業樹立了一個范例。基于對中國國情的深入了解和準確把握,適時進行了戰略調整,瞄準了具有潛在機會的中國基層農村市場,數年來在產品研發、技術推廣、政府合作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戰略舉措。

產品研發是市場開拓的基礎。利昂緊跟大潮涌動的方向,加強了面向基層市場的普及型醫療產品的研發力度。強大的研發實力,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和技術:內窺鏡攝像機醫用冷光源……使利昂醫療在基層醫療市場的開拓中獲得了強力支持。

技術推廣是市場開拓關鍵。針對中國基層醫療市場廣闊、基礎薄弱的現狀,通過采取各種措施提升基層對新型醫療技術和數字化產品的認識,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了數字化、信息化普及。

多渠道合作是市場開拓的便捷之道。利昂醫療積極尋求同政府部門的合作,開展基層衛生建設試驗項目及其他公益項目。

可以看出,中國基層醫療市場的拓展之路,其戰略的立足點乃是“服務”理念,即如何更好地服務于中國醫療改革、服務于中國民眾的健康和福祉。這種理念賦予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基于這一理念和多種舉措,在中國基層醫療設備市場占足了先機。隨著中國進一步發展,利昂醫療中國基層醫療市場的開拓之路必將獲得更大的發展。

從中長期而言,中國的經濟結構會變成消費主導

從中長期而言,中國的經濟結構會變成消費主導。那么,這些長期的經濟結構變化對投資者來說有什么樣的含義?利昂醫療表示可以通過幾個方面來考察。

一是地鐵。按照國際經驗,每個城市如果人口超過300萬,就需要擁有地鐵。300萬人是新加坡的國民數,而中國會有100個新加坡需要建地鐵,這會帶來巨大的可持續的增長。需求包括火車頭、車箱、車軌、車軸等。這些制造業的中國公司現在的規模還比較小,但是十年之內許多中國公司就可能變成世界前列。

二是醫療衛生。中國的醫療支出占到GDP的比重是百分之4,10年之內一定會趕上世界平均水平(百分之8左右),國產創新醫療器械諸如醫用DR等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估計醫療衛生在我國未來的增長將達到百分之23。這會帶來對醫療器械、藥品分銷、管理等企業的巨大的增長。

三是養老金。養老金的個人賬戶當中有很多是空的,國資委現在手里卻有近十萬億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拿出幾萬億放到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資產就會翻幾番。而保險公司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受益者,因為它會為養老金管理找到很多新的業務。

四是出口結構變化。過去十年,低端制造業(如制鞋、服裝、家具等)出口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裝備制造業如電力設備、建筑器械、電信設備、造船、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在迅速持續地成長,今后這個結構轉型的趨勢還會加速。預計高層次制造業的成長在今后五年可以保持每年百分之20的速度。成長的動力一方面來源于國內的需求(可以平均保持百分之15),另一方面,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場份額將大幅提高。

五是人均消費較低的消費板塊。各個消費板塊的增長前景,要看其所在的發展階段和人均消費的水平。比如中國人均豬肉消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220,自行車、網絡游戲等都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所以這些板塊的潛力有限。有潛力的是人均消費非常低的板塊:低的是網上旅游,中國網上旅游收入占旅游消費僅為百分之2,而在美國是百分之50。其次是香料、香精、醫療、巧克力、果汁、牛奶、網上廣告等,把這些行業做成一個投資組合的話,估計能平均保持每年百分之20的增長。

六是綠色經濟。具前景的領域是核能和風能。核能和風能既有較大的基數,又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兩個行業的裝備制造業是特別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