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本土企業當然不會輕易將市場拱手相讓
財政支持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區及東部貧困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而鄉鎮衛生院更是被支持。
在我國眾多鄉鎮衛生院中,很大一部分的水平差強人意,個別衛生院還處在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老三件”當家的狀態下。鄉鎮衛生院亟需脫離醫療器械裝備水平低下的窘境。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尤其是農村醫療衛生機構設備配置的提升,將催化醫療器械低端市場的蓬勃發展。
讓人人享有基本衛生服務,在城市完善社區醫療服務體系,在農村推進新農合,建立起基礎設施比較齊全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這是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使得基層醫療市場的巨大潛力得以呈現。許多企業看好低端市場,紛紛把未來的戰略向這一領域傾斜。
政府和老百姓關注共同關注的焦點,也就是未來市場的需求點
面對如此巨大的醫療服務需求,利昂醫療表示,而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所配備的醫療設備遠不能滿足。要實現基層醫療的發展,需要政府、醫療衛生機構和企業一起參與。在參與中盡到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商業利益也自然能夠實現。
令人深思的是,相比跨國企業在低端市場的活躍,擁有地利之便的部分本土企業對此視而不見。與此同時,跨國公司進入這一市場卻走著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化道路。
事實上,在高層次醫療器械市場,本土企業也顯得有些尷尬。但是在低端市場,國內數千家醫療器械企業有低成本等系列優勢。在常規設備如醫用DR設備、透析設備等領域占據較大份額。然而,隨著國際巨頭的殺入,原本在低端市場“睡安穩覺”的本土企業也不能高枕無憂了。
跨國企業主要經營高層次醫療器械,在低端市場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動作,低端市場客戶也接受不了他們的價格。而事實上,這只是本土企業對跨國企業的產品和經營思路產生的錯覺。
如果本土企業不能在這場競爭中爭到一席之地,那么,中國的醫療器械市場將可能被跨國巨頭所瓜分。面對競爭,本土企業當然不會輕易將市場拱手相讓,爭戰在所難免。
對此,本土企業反應不一。
雖然我們的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但是操作靈活,成本低,有價格上的優勢。本土中小型企業要想在肉搏戰中占據一席之地,須推動產品創新和營銷思路創新,同時,企業也需要一種新的配送思路。
從一定程度上說,在高層次醫療器械市場吃了不少敗仗的本土中小型企業,已經不容許自己再失去低端市場這塊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