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中國技術-中國制造-全球市場”的信心

近年來,通過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獲批上市的產品越來越多。與此同時,為打破外資醫療器械企業產品占據國內市場的局面,國家多部門釋放出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的信號,“國產替代”呼聲漸成浪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部分醫療器械產品已實現國產替代。在創新醫療器械加速國產替代進程的同時,企業也有底氣在海外“攻城略地”,與國外產品爭奪市場。

到2030年,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和診療裝備國際市場份額大幅提高,高層次醫療設備如氣腹機等市場國產化率大幅提高,實現醫藥工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層次邁進,跨入世界制藥強國行列。

2017年起,浙江、四川、廣東、上海、江蘇5省市被列入扶持國產醫療設備首批試點推廣范圍,國家扶持政策逐步落地。

國產替代的主要意義是從國家層面開始承認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產品品質和技術進步,當國產產品質量不亞于進口產品時,我們才有替代的機會。對醫生和患者來說,也多了物美價廉的國產產品選擇。國家支持國產替代,意在支持醫療器械企業在越來越多的細分領域取得進步,有所突破,以實現整個醫療器械產業升級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部分國產DR產品的品質不僅國家層面的肯定,世界也認可。

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經歷了從仿制到自主創新的過程,這當中離不開企業深厚的技術積淀與進步,這正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底氣。

這不僅顯示了我國醫療器械企業“創新”的積極姿態,也彰顯了“中國技術-中國制造-全球市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