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從設備的損壞維修逐漸轉向于日常管理

為進一步促醫療設備管理的不斷發展,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針對性提出如下相關的解決方案。

1、完善管理制度

工作中的管理制度應當根據醫療設備如醫用DR的發展及更新情況不斷改進。先需明確醫療設備管理的層級問題,在管理體制上建立相應的體系化管理。主要的層級因由主管領導部門、設備科、輔助職能科室、設備使用科室等四個層級。各層級需根據需要明確職能部門的管理體系,針對管理體系明確相關設備管理部門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形成可執行的管理制度并總結形成一套操作性強的管理制度體系。在這樣的管理體系制度的建立中還需深入分析當前設備管理中較為重視或近期較為關注可為發展提供決策支撐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細化設備管理內容,在內容上需更加傾向于管理,將被動維修轉化為主動管理,將制度落實到管理中,發揮醫療設備經濟及社會效益;其次,針對目前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斷進行制度的完善,不斷優化管理方式,加強制度的約束作用。在制度實施過程中進一步管理效果并進行不斷優化與改進。一些不適用,可操作性不強的制度要及時修改或廢除。在制度的不斷改進過程中,要考慮制度的應用時間及范圍,確保管理制度在設備管理中的穩定性。

2、注重人才培養

目前,根據實際情況,需加強人員各方面的培養,提高自身素質,提高醫療設備管理能力。首先,院領導需重視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重視技術及管理的雙重培養,不斷提高技術能力及抓嚴管理能力。評級及待遇上給予合理的定位,部分人員給予深造機會,讓其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增強各項能力,更好地服務,同時也借助工作條件吸引更多人才;其次,在內部也可組織醫療設備管理人員閑暇時間組織各項主動學習與討論環節,不斷豐富知識,同時通過溝通提高自身管理理念。

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從設備的損壞維修逐漸轉向于日常管理。因此醫療設備管理人員因具備這樣的基本理念,逐漸加強設備使用過程中的監督及指導工作,做好預防性維護。這樣才能保障設備的正常運作,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設備的經濟效益,這才是醫療設備管理。

3、明確部門職責

先對醫療設備管理相關部門在內部需有系統的定位,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內容及職責范圍需劃分清晰;其次,醫療設備主管部門在出現問題時需進行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還需強化配合,建立協同機制,保障醫療設備正常使用;第三,各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定期開展問題討論,及時采納各部門的意見并形成機制。第四,針對易出錯的管理環節,需及時上報主管部門,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并形成解決方案,將其方案記錄歸檔,以便實際管理中隨時參考。一般可將醫療設備管理劃分為四個部分:①主管領導部門:包括院領導、醫務科、護理部等,主要是統一進行醫療設備管理并協調各部門意見,提供醫療設備管理相關的決策;②醫學裝備科:主要負責醫療設備的實際管理工作,包括:設備的采購、維修、維護、保養等各個環節,是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施者;③協同管理部門:包括財務科、審計等相關科室,主要協助醫療設備管理的相關工作,同時提供醫療設備管理的監督及指導工作;④使用科室:主要是醫療設備的臨床使用科室,主要進行醫療設備的日常操作及管理,保障醫療設備的合理正常使用,隨時跟設備管理部門溝通醫療設備使用情況,是體現醫療設備價值的科室。

4、重視信息化建設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服務、物聯網、各種APP報修平臺等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實現的契機。信息化作為科學的管理手段,就目前的醫療設備管理狀態而言,能極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且同時進行成本效益控制。首先,院內需重視信息化建設,需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信息化的建設并鼓勵建立醫療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這樣的信息化管理系統要包含各項醫療設備統計分析及實時監控功能;其次,醫療設備管理部門需明確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及其主要的管理要求。建立一個信息化系統須在管理功能上有實際的管理需求,這樣的管理需求不再局限于設備自身,而是需要集成管理,并可以隨時根據管理需要進行醫療設備的實時監控及各項數據的統計分析。這樣醫療設備管理部門才能根據醫療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設備資源配置。醫療設備使用部門也需及時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監測設備的工作情況,進行合理的設備使用安排,發揮醫療設備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