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企業要對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各環節進行要求
如何對醫療器械產品實施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及早識別除掉潛在風險,將醫療器械使用風險降到低,確保公眾用械,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一直關注的問題。
所謂風險管理是使產品的風險-效益平衡達到優化的一個反復的過程,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以及產品上市后信息評估。醫療器械風險產生的可能原因主要包括產品設計缺陷、材料因素、使用因素以及病人自身因素等。
據介紹,目前,我國醫療器械風險管理還處于起步階段,生產企業及醫療機構的醫療器械風險管理意識較差,風險管理法規不夠完善,醫療器械產品無法實現全過程的風險管理。當前,我國亟須加強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將風險管理貫穿于醫療器械的設計、制造、運輸以及投入使用后的過程,通過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處理和評價,使醫療器械風險降到低。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強醫療器械風險管理,首先需要生產企業肩負起產品責任人的責任,建立和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對產品設計、生產、使用各環節進行控制,包括產品外觀的流暢性,像是U臂DR的接縫的緊密性之類。監管部門要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標準,規范上市前研究,監督生產企業風險管理實施情況。當生產企業不能切實履行責任時,監管部門要采取適當措施對產品風險進行控制,同時要規范醫療器械使用管理,加強上市后監測,及早識別和控制產品風險。
據南京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了解,美國和歐盟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醫療器械風險管理體系,我國將在借鑒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內醫療器械監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探討醫療器械風險管理機制,促使醫療器械監管體系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