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在全國快速的發展主要歸功于國家政策的導向
醫療信息化在全國快速的發展主要歸功于國家政策的導向。2017—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全國進行信息化建設。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該規劃中指出要促人口健康信息互通共享,不僅要提高創新醫療設備,如內窺鏡攝像機等的普及,也要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及信息共享。
另外,綜合國家近幾年頒布的政策,可以歸納總結為,至2020年醫療信息化行業將會朝著這三個方向發展:
1、信息互通共享及提高醫療服務效率
到2020年,實現三級院內醫療服務信息互通共享,并優先向醫療聯合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診療號源,推動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二級以上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
根據《“十三五”全國人口健康信息化發展規劃》等政策要求,國家已經開展了四期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但截至2017年末僅有90家獲得了相應評級,占總數的百分之0.43;多數評級在4—5級之間,離滿級10級還有一定差距,未來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電子病歷的建設
《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要達到分級評價4級以上,即院內實現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備醫療決策支持功能。《關于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中也指出,到2020年實現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庫與電子病歷數據庫互聯對接,詳細記錄、管理居民健康信息。
3、包括結算、檢驗結果互認、急診急救、“一卡通”等其他信息化服務
利昂醫療的總工程師推算,到2020年,二級以上普遍提供移動支付等“一站式”結算服務,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并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并構建包含腦卒中、心血管病、危重孕產婦、外傷等急救流程的協同信息平臺,做到在院前急救前識別病情,分診轉院。到2020年,實現地市級區域內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患者使用電子健康卡就可在任一醫療機構掛號就診、檢查檢驗、信息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