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治療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南京利昂的總工程師表示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內窺鏡經過徹底改革,用上了光學纖維。1963年,日本開始生產纖維內窺鏡,1964年研制成功纖維內窺鏡的活檢裝置,這種取活檢的特別活檢鉗能夠有合適的病理取材而且危險小。1965年,纖維結腸鏡制成,擴大了對于下消化道疾病的檢查范圍。1967年開始研究放大纖維內窺鏡以觀察微細病變。光纖內窺鏡還可以用來做體內化驗,如測量體內溫度、壓力、移位、光譜吸收以及其他數據。
1973年,激光技術應用于內窺鏡的治療上,并逐漸成為經內窺鏡治療消化道出血的手段之一。1981年,內窺鏡超聲波技術研制成功,這種把先進的超聲波技術與內窺鏡結合在一起的新發展,大大增加了對病變診斷的準確性。
但是現在,內窺鏡已經成為手術不可或缺的設備,它的技術應用的優點是:
①手術切口短小,瘢痕少,皮神經損傷少;
②手術在直視下進行,利用內窺鏡攝像機,解剖層次清晰,可避免在盲視下不必要的神經血管的損傷;
③手術損傷小,并發癥少,術后反應輕;
④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手術痛苦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