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一味降低成本從而逐漸削弱創新投入并失去不斷更新迭代的動力和能力

如果醫療行業中小規模企業以低價中標,難以在短期內迅速提升產能繼而無法保障產品正常供應;由此可能導致的嚴重后果是,企業一味降低成本從而逐漸削弱創新投入并失去不斷更新迭代的動力和能力,甚至會出現為保持合理利潤而不得不簡化生產工藝或以次充好的情況,會使內窺鏡攝像機醫用冷光源等創新市場受到一定的打擊。

1、國家醫保資源的嚴重缺口其根源在于國家衛生支出嚴重不足和投入結構的不合理以及社會資源在商業保險方面的缺位,解決“看病難和看病貴”的首要和主要手段應是增強政府醫保投入力度;

2、應給予高值耗材行業一定的發展時間,待國產廠家發展壯大到可與跨國公司同臺競爭時,在藥品帶量采購已積累足夠數據的基礎上,從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尤其是衛生經濟學等方面總結經驗得失后,再評估高值耗材帶量采購的可行性;

3、建立統一規范的高值耗材編碼體系和質量標準評價體系;鑒于高風險植入類耗材的復雜性,只有通過長時間且大資金投入的系列臨床試驗,積累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才能評價產品,而沒有或很少循證醫學證據的同類產品,其對患者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高值耗材質量標準中須體現對循證醫學證據的考量;

4、在可行性研究基礎上廣泛聽取行業意見,先形成試點方案,在小范圍(品種和地域)內進行探索:一是對帶量采購品種、規格的選取進行科學討論;二是在中選品種的確定規則中引入對“創新產品”的保護,區別以“創新”為主和以“模仿”為主的產品,保護行業創新的積極性,不唯“低價”是取;三是制定完善的高值耗材醫保支付、回款、供應保障等配套政策;待試點地區表現與預期的吻合度相關各方積極認可后,再審慎推廣實施高值耗材帶量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