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諸如氣腹機等醫療器械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價值
與德國醫療器械的強勢對比,中國貨似乎沒那么受歡迎。
但中國醫療器械仍能看到希望。2012年上半年,在世界醫療器械貿易總體回落的情況下,中國醫療器械貿易規模達138.3億美元,排名第三。
其中,德國是第四大出口市場,主要產品有藥棉、紗布、繃帶、呼吸機和體重計等。
盡管我國出口商品仍以中低端為主,但隨著南京利昂醫療等民族企業的崛起,中國在內窺鏡攝像機、氣腹機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斷壓縮德國產品的利潤空間。
中國醫療器械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價值。核心技術、部件的研發靠單一企業難以完成,需要國家組織力量集中攻關。其次要在生產方式、管理機制等創新。產品研發、系統設計及銷售和服務由企業自主完成的,部件卻用全球采購方式進行。要拉進研發。如果能在課題立項、方案設計和生產過程等環節參與,不僅會少走很多彎路,而且有利于創新產品臨床規范的制定。